家,是一抹牵挂

小时候,看过一些文章。有人说:父亲的肩膀就像山那般宽厚,让人在最寒冷的刹那,感受到温暖。有人说:母亲的怀抱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失去方向的时候,总会躲进母亲的怀里。

长大后,我才明白——家,其实是一抹牵挂。

从南京回家乡,其实也不算远,可心里总觉得有种迫不及待的兴奋感。也许是离家有好几个月了,也许是春节就要相聚的喜悦,也许是我真的太想家了。在长途汽车上,沿途的风景一路相随,不会感到半点寂寞和孤单。每个路上的游子想的最多的也就是自己的家乡吧。就算再贫穷,就算再落后,就算再如何的不好,那都是自己的家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我们每个人都再也熟悉不过了。想起临行前,父母往我们衣兜里又塞了些血汗钱,父母驻足,久久不愿离去。也许这时,我们才发现了从不落泪的父亲,眼角竟然滴下了几滴浑泪。也许我们观察到了母亲那憔悴的面孔和她那渐渐变白的头发,母亲老了。也许在临行前,我们才发现家原来是那般的温暖和温馨。在临别时,我们才发现了原来我们早已离不开了家。家,是一种牵挂。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在爸爸妈妈身边,离开爸妈,我们总要闹个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时候有一次去亲戚家,在亲戚家睡到半夜,居然还要闹着回家,没办法,亲戚也只好把我送回家。就像那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家,就算再穷,就算再如何的不好,也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渐渐长大的我们,心怀远大的理想,渴望着到大城市一展宏图。也有很多人嫌弃家乡的贫穷和落后,憧憬着大城市灯火辉煌的都市生活。家乡的人越来越少,留下的是年老的父母和乳臭未干的婴儿,将抚养的负担全都抛给了老父母。记得以前回老家,看到祖母一个人生活,身边只有一只猫陪伴,我忍不住流下了泪。就像那句话吧,“忙了一辈子,老了也在为自己的儿女辛劳”。中国的父母,是最伟大的。希望被遗忘的亲情,能被重新唤起吧。希望孝悌之意,能在当今重新焕发魅力。家,是一抹牵挂,久久不会遗忘。

中国人的“家”的情结是很深厚的,无论在异国他乡,还是浪迹天涯,家乡早已在我们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们说的话音里有着浓浓的家乡味道,外地人一听就会知道;我们的行为举止,代表的是家乡的文化习俗;我们的外表,是家乡的塑造。一方的水土,养活了一方人。如果哪天功成名就,如果哪天飞黄腾达,如果哪天春风得意,别忘记了生你养你的家乡,别忘记了家乡的那些人和物,别忘记了在家期盼儿归的老父母。

如今,所有亲人相聚也只能定在春节期间,亲情已经在支离破碎的边缘了,这也许就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吧。金钱和物质,成了很多人唯一的追求。亲情和家,成了被遗忘的那一方孤岛。但我还是想说:“春节就回来聚聚吧,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句话,听起来很伤感,但却很无奈。所有远在他乡的游子,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家。家,才是最终的归宿。生于此,葬于此。

相聚的时间毕竟短暂,离别是永恒的话题。所有的不舍和感动都在离别时,如山泉喷涌而发。别让《游子吟》挂在嘴边,这首古诗谁都会;别在临行前,才知道珍惜家乡的一草一木;别把思乡写在短信里,记得常回家。

洗不去,抹不去,撕不去。家,是一抹牵挂。

  • 标签:
  • 本文由 靓哲 发表于:2020-10-22 09:1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