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孝字当先

今天回老家看望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感触颇深,感慨万千。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不息,可是,仍有许多人把这种美德抛在脑后,仍然在做着一些让人痛心的事,仍然让这份美德悄悄从自己身边流逝,自古就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词句,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仔细理解与体会过这其中的含义呢?特别是那些不孝之人,你们有没有想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父母,能有你的今天吗?如果没有父母,你能够长大成人,读书识字,认识社会,成家立业吗?你们想过吗?

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老去,都会像自己的父母现在这样,生老病死,你在对老人不管不问时,是否想过有一天你自己的子女也像自己这样对待你呢?你现在的一言一行都会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细想一下,当你现在做的不孝之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何其心痛?何其难过?你想过吗?在这儿,我不想对这些不孝之人说太多的废话,我只是想对在看我文字的人说说我的想法与看法。

现在在我们中国,慢慢流传出来了父亲节母亲节这些节日,虽然这很好,但是,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大的安慰与孝顺,他们的要求真的不高。善待我们的父母,孝敬我们的爹娘吧。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听着父母那无私的声音学会了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让我用爱去排名的话,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父母;而且更要趁年轻时,多孝敬他们。

有一首歌是【常回家看看】我想有好多人都听过,甚至都会唱,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真实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最简单的思想,我想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现在的年轻人,父母这一辈子真的不容易,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好好孝敬他们好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朋友们,仔细体会一下这其中的含义吧。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但不到老谁都不会知道老人心里想些什么,老人心里有什么需求。但我想我们能做的尽力去做,给他们买件喜欢的衣服,买些可口的食品,耐心地听他们絮絮叨叨地告诉你一些“新闻”,尽管你对此丝毫没有兴趣。把生活中,工作上的事跟他们说说,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能体会你的艰辛,这样,才不会在老人离开我们的时候,留下遗憾或者懊悔。

他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 标签:
  • 本文由 清晨 发表于:2023-06-05 18: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