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朋友特别狼狈地跑完招聘会后,一手提着一只高跟鞋,特别痛苦地问我,为什么我觉得大家都过得如此幸福,有人忙着理财,有人忙着旅行,有人忙着学习,而我至今还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中,连一个offer都拿不到?我有些好奇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在我看来,朋友相貌端正,成绩优秀,家境小康,虽然每一样都算不得是最出众的,但放在一个人的身上,还是很难得的。这样一个姑娘,为什么会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
我拿起自己的手机打开朋友圈,指着一个在喝咖啡的漂亮的姑娘的照片问,你觉得她幸福吗?朋友想都不想就回答,我知道这个姑娘,据说这姑娘在金融行业薪资极高,长得又这么漂亮,真是羡慕。我笑着摇头,你知道她怎么和我形容她的生活吗?她说,每天都带着上坟一样的心情去上班。朋友惊讶了,怎么会?我和她解释,照片看起来自然是轻松惬意,但你想象不出来她平日里的工作压力有多大。而且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她和男朋友刚刚分手没多久。
朋友惊讶了,我却笑了。
我们这一代其实是伴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
从QQ空间到开心网,从人人网到朋友圈。如今想来,兜兜转转,我们似乎都绕了一个大圈,从企鹅帝国出发,看遍万千风景,最终又回归企鹅帝国的怀抱。闲来无事,翻阅用过的那些社交网络,满满都是青春的痕迹。随笔、诗歌、日记、照片,那时候的自己似乎根本就不惧怕把自己的生活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开心的,难过的,有趣的,无聊的,美好的,丑恶的。如今的自己,恐怕连分享一个链接到朋友圈也会想上一分钟吧。长大后,我们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中展现给别人的,是自己希望的样子。
大学毕业以后,同学各奔东西,自己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见面吧,山高水远不知得走上多久;打电话吧,拨通号码的一瞬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唯有每天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在忙什么。即使是代购,至少我也知道了人家现在在做什么是不?
可是刷朋友圈似乎也是一件糟心的事情,因为你百分之百会发现,似乎大家都过得很幸福,除了你自己。深夜的时候不能刷朋友圈,因为会刷出一堆美食;过节的时候不能刷朋友圈,因为会刷出一批情侣。有时候看完朋友圈你会觉得这世界怎么就这么美好,似乎灰姑娘都丢了水晶鞋,白雪公主都吐出了毒苹果,美人鱼都不用天亮化作泡沫,美女遇到的野兽都变成了王子。而自己依然被贴上单身狗的标签,连人都做不成。
只是,那些美好的图片和文字背后藏着的真相,就一定是幸福吗?
未必吧,因为我们早已丧失了真实的能力。
我无心窥探别人的生活,却也不免心生凉薄。我们要多努力,才能展现给别人,我们希望别人看到的样子?每每想到这儿,我真的很同情那些明星。纵然他们容貌天赐,日进斗金,但他们真的幸福吗?当然,单纯用幸不幸福去衡量,这不公正。拍一部好看的电影也许很幸福,唱一首好听的歌也许很幸福,但这种幸福更多建立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而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获得的柴米油盐的幸福。人生入戏,戏如人生。当公开恋情、举办婚礼、产房报喜等事情都需要刻意安排的时候,我想,他们也会累的吧。
我们参加婚礼的时候,总是会被婚礼的气氛感动得泪流满面。但只有亲自筹备过婚礼的人才知道,一场婚礼举行完毕,光是彩排就需要好几遍。即使有感动,也被一遍一遍的彩排消耗得所剩无几。至于那些漂亮的照片,梦幻的视频,无一不是在摄影师的要求下,刻意摆拍出来的。新人也会抗议,觉得这样太虚假,看某某某的照片多自然好看。摄影师却似笑非笑地说了句:你以为好的照片都是摆拍出来的。
所有好照片都来自于摆拍,因为我们想要的只是一瞬间的精彩。这一瞬间的精彩,也许有几分是给自己看的,但更多是给别人看的。成年以后,我们习惯于掩藏自己的难过与落寞,因为孤独,也因为自尊。我们希望别人看到的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刻,或者说,别人看到的或许就是我们心底希望自己变成的那个样子。
某一日,朋友圈里一个不甚熟悉的本科校友,突然和我说,我很羡慕你。面对这样坦诚直白的对话,我惶恐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最后也只能弱弱地问一下为什么。他回复很快,理由简单而粗暴,因为他觉得我现在边读研边写作的状态很好,学识上不断丰富,经济上自给自足,情感上得到宣泄,什么也不用操心,每天只要开开心心地上上课,读读书,写写字,一切都那么完美。
我有些震惊,他说的真的是我吗?那时候我正处于焦虑期。截稿日期将近,剩下的文章却毫无思路;实习工作繁忙,占据了每周大部分的时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改了又改生怕答辩被挂掉。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买来的橡皮章只刻了一个便丢在一边。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凌晨三点睡觉,中午在单位为了能多睡一会儿,连饭都不去吃,醒了随便啃一个苹果。学习,写稿,工作,每天都把自己累成狗。这样的日子,我真的不觉得哪里值得人羡慕。
后来想了想,也许,他羡慕的其实是活在朋友圈的那个我吧。朋友圈里的我不需要写稿,只需要晒新书领稿费就好;朋友圈里的我不用上课不用写论文,却活在风景明媚的校园里;朋友圈里的我实习不用工作,只是随便看看书写写书评就好……我也希望生活中我可以是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可实际上,你所看到的这本书的作者,其实活得可能比你惨得多,因为她要每天六点起床,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上班,下班之后唯一的活动就是跑步,然后就是深夜里无边无际地写写写。我摆出我最美好的状态晒给你看,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因为我希望那可以成为真实的我,尽管我现在还做不到。
妹妹谈恋爱了,恋爱后时常给我打电话,于是总出现以下对话:
“为什么别人的男朋友都比我的男朋友体贴?”
“因为别人的东西总是好的。”
“为什么看别人谈恋爱感情浓度都那么高?”
“因为你看的是朋友圈。”
“为什么人家找的男朋友都那么好看?”
“因为长得丑的都藏在家里不晒。”
“那我怎么才能既低调又明显地在朋友圈秀恩爱?”
“晒你男朋友妈妈给你买的各种大小礼物,然后使劲夸他妈妈。”
“真的有用?”
“晒男朋友,只有男朋友高兴;晒男朋友妈妈,男朋友和妈妈都高兴。”
于是,第二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妹妹和男朋友妈妈亲密的合影,只是那笑容里或多或少显露出来的有些生硬的紧张与讨好。这就是生活,我们是导演,是编剧,是制片,是演员,最后连发行的工作也需要自己做。就像你可能不知道网络背后是人还是一只狗,你可能也不知道美好背后究竟藏了多少真相。乌云背后可能藏着一条幸福线,幸福背后谁知会不会藏着一块大乌云呢?
所以,没必要去羡慕那些你不曾拥有的人生。因为得到和失去,总是成比例的。拥有多大的能力,就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往自己身上压太多的担子,迟早压垮自己,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不值得的。或许,人就是这样,别人的东西总是好的,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会羡慕那些我们无法触及的人生。只是,不经历就永远不会懂,奶酪下面说不定就是老鼠夹。
小时候在《读者》上看过一篇印象极为深刻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章轰动一时,后来有人读过又写了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纵然两篇文章都是写农村孩子在城市里奋斗的故事,我更欣赏后一篇文章的豁达。文章结尾写道:“无论贫穷富贵,百万家资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地从容豁达。至此,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紧呢?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不取决于你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你品茗的态度。”我想,这一段话值得所有活在臆想世界的人来读一读。毕竟网络是虚拟的,生活才是脚踏实地的。
所有好照片都来自于摆拍。这并不羞耻,亦不可笑。就像猫咪照镜子,永远都希望自己是老虎。向往美好的心情,任谁都可以理解。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太高估自己对于别人的重要性了。任何人都只是任何人生命中的配角,花太多时间去琢磨给别人呈现自己什么样的生活,坦白来讲,真的没人在乎。生旦净末丑,生活这场戏缺了你还有别人。
当一个人拿起手机,打开朋友圈看到你,他不一定是真的关心你过得如何,只是,第一他很闲,第二他有WIFI,第三你恰巧发了条朋友圈,仅此而已。所以,请将时间花在更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