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自己无用,却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在这个什么都快的时代,有这样一群写作者,他们的笔下有别人如夏花的人生,他们落笔写尽人生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却未必真的感同身受经历过。

倪一宁,这个94年的姑娘,在这群人中,显得那样诚恳,她的文字,不说大道理,只想记下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少年,在时光跑掉之前,用文字来记住自己曾经的模样,在长成大人之后,让成长重新散发出真实的气味。

从小就喜欢写字

小时候的倪一宁经常被一个人关在家里,家中的书房大柜子里,有很多压根不属于那个年龄段看的书。当别的孩子还在抱着安徒生童话的时候,她已经看完了苏童、张抗抗、迟子建…虽然看得半懂不懂,却为她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要多谢爸妈从来不对她看的书有所限制,那时候看的很多书是妈妈买回来放在床头自己看的,第二天她就拿起来翻。十岁左右的年纪就跟着妈妈看完了池莉的《太阳出世》,在书里读到了婚后生活的柴米油盐。

长大之后,看的书范围更广了,她说对于阅读,自己就像个杂食动物,尤其喜欢那些有天马星空的思路,落笔又能沉住气将思绪扩张至丰满的作家。

“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是茨威格和毛姆。前者纤细、准确、美,后者唠叨、毒辣、狠。前者是钻进主人公的心里去,后者一直以旁观的角度注视你,先是嘲笑,最后多少带点感同身受的,拍了拍你的肩。”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倪一宁从小就是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会察言观色,喜欢出风头,很受大人和其他孩子的喜欢。

但是长大后,就像突然有一天上帝摆了摆手,关掉了头顶的一个开关,她就退回了自己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容易紧张羞涩的人。

“我不会看地图、很怕定酒店、讨厌理东西,如果是那种正式的世故的场合,我一想到要挺直腰杆跟一群人说笑三小时,就觉得累死了。”

如今的倪一宁在网络上已经小有名气,在微博、各大公众号平台都能经常看到她的名字,还在知乎上有了近13万人的关注。但是朋友圈里的她却是一个很轻松的女孩,喜欢跟特别亲近的人叽叽喳喳地说话。

她说自己在朋友圈里就是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没有人因为自己红了就好像往上走了一级的台阶。每个人都能吐槽自己,她就是出去吃饭朋友会说“那个餐厅好像要等叫号,倪一宁要不你先过去等吧……”的那个人。

唯一的变化是自从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明爱暗恋补习社”(withniyining)之后,有一次等人吃饭的时候她顺手拿起电脑开始写东西,朋友竟小心翼翼地问她最近忙吗?

现在的她,对一切不务正业的事情都很上心。最喜欢在十一点四十下课后拎着外卖上楼,然后边吃边看剧,或是晚上跟好朋友喝奶茶逛操场。周末就是宅在家里看电影看书,或者很有仪式感地逛街吃饭。

她给自己的评价是:无用。

但这样的自己,却回归到了自己更喜欢的模样。她说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就是不再让爸妈担心,和朋友恋人住得很近,大家可以随时见面,约会,一起在家里煮火锅,窝在沙发上讲废话,就像美剧《老友记》里的那种生活,现世安稳的样子,没有野心,就很好。

独处是对自己的测验

在大学期间,倪一宁创办了上海交大第一个线上纯文学文艺杂志《西南风》,《西南风》杂志社从三三两两的社员到上千关注者,在网络上慢慢地有了名气,文章的阅读量也能破了百万。她是真的很喜欢《老友记》,并给杂志开了个叫“六人行”的栏目。和剧中的六个好友共同成长,分享生活一样,她在创办杂志的阶段中也在不断成长和转变。

《西南风》在上海交大有了不小的影响,也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为此她被评为“感动交大”2013-2014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年度人物,除此,她还曾连获了两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称号。

2013年,她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了台湾半年,平时课不多,因为文化隔阂也较少跟当地学生玩在一块,就经常一个人去咖啡馆写东西。

她说,那时候写字就是打发时间,就像是一种测试,测验自己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环境下能够把生活经营到什么样的程度。

事实证明这种测验的效果不错。她持续写作、读书、去台湾的各个地方旅行,白天不出门的话晚上六点就下楼去跑步,跑完去夜市买红豆饼吃。这段特别的经历让她觉得生活中很多交流可能是不必要的,甚至可以省略许多无用的社交关系。

“很多人现在走路都紧张得攥着手机,我们忙着应付振动声,都没空理会心里的自己。”

从台湾回来后,一宁依然要面对很多必须应付的事情,但是在台湾那半年所习得的独处能力,对她帮助很大。

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

写作对她来说一直是很轻松的事情,从小到大单一的生活轨迹,与大多数同龄人的成长模式无异,但是更好的记忆力让她更容易记住生活中的很多细枝末节。

她可以利用任何碎片时间段来写字,车上、等人的时候、甚至排队,都有在手机备忘录上随手记的习惯。

采访倪一宁的时候,她正在火车上,收讯不佳,于是把要采访的问题很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好发回来,写下的话就像在面对面聊的天,又可以直接跃于纸上成篇。

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看法也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谈起感情,却像看尽了喜忧一般。

因为自己也写下一些关于感情的故事,也深知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自己心思敏感的体质对于曾经受过的心灵瘀伤会比别人更难以忘记,像一只不停舔舐自己即将痊愈的伤口的小猫,最后一下还是会翻开刚结好的痂,再重新疼一遍。

如果说没心没肺的人会更快乐,倒不如说,有些人会选择用神经大条的形象给他人错觉,让对方放下防备。

“怎么说呢,其实麻木的人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多,尤其是女性,你说一个婚姻很不快乐的女人,她感受不到丈夫的冷淡吗,我觉得不会,她只是选择性无视,有意地麻木。很多人说自己粗线条,其实是想用一种大大咧咧的形象,来换取对方的信任,毕竟大家都怕多心的人嘛。”

她说,“爱”很美,但“爱”一个人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控制欲、表演欲、占有欲,有很多两难,很多狗血,很多不美好的东西。

“这滩浑水,你一辈子总要趟一次,一个人多干净,可是多寂寞。况且,说不定,就会碰见了个手里捏着毛巾,想把你擦拭干净的人。”

赐我理由再披甲上阵

当学校里的很多人正在忙着找工作,面试,挣扎着是考研还是保送的时候,今年才22岁的倪一宁已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赐我理由再披甲上阵》。

书里写了四个与生活对谈的篇章,和36个清醒人心的故事。

对于这本书,倪一宁说,“这本书没法让你更高更快更强,它所想表达的,无非是尊重软弱。对于习惯了整饬高效的生活的我们而言,尊重软弱,有时也意味着,尊重自我。”

出书这件事,她曾经也没有想过会实现。

在现在浮躁快速的网络时代,成名好像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活在一个又一个不同元素组成的小世界中,这里的人来来去去,有的人奔着功成名就而去,红极一时,最后却如昙花一现,仍有一部分人,默默耕耘,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选择一条路走下去,却依然能把路走得漂亮潇洒。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理想,梦想未来会变得伟大。

但是伟大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万众瞩目的聚焦,还是有房有车有花不完的钱,可是别人口中的好人生,未必是能适应每个人心中的尺度。

活在当下,看清眼前,力所能及地写作,赚足够多的钱,支撑自己关于物质的美好想象,不为无聊的人事倾轧、狗血剧情浪费时间,保持身材和好奇心,奔向好地方,就是倪一宁对于生活与理想的诠释和把握。

  • 标签:
  • 本文由 晨曦 发表于:2024-12-30 22: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