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第11个月,下过32场雨,胃痛8次,交了6个朋友,升过2次职,失恋1回。
下班前,我刚完成一份策划,疲惫的工作使我满眼木然。我望着窗外发呆。天空迅速亮起的闪电把我从恍惚中拉回,我低头一看,华灯初上,夜幕开始低垂。楼下的行道树被风刮得枝摇叶颤,玻璃上滚过阵阵沉闷的声音。
在第33场雨来临前,我拖着沉重的身躯离开公司。都说饥饿与缺眠是最大的魔鬼,一点没错。
顶着巨大黑眼圈的我坐着哐啷哐啷的地铁,在一片黑暗中前行。
车厢里的人打电话、聊天、责骂孩子的声音嗡嗡嗡地连成一片,用力地撕扯着我的神经。
我累了,我的身体和大脑都在卑微地要求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和一场漫长香甜的睡眠。
回到家,我瘫倒在沙发上,用力按压抽痛的胃部。起身找药片时,我瞥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吃了将近一年的快餐,不知何时开始我已长出油光满面、毛孔粗大、贫血黄气的“外卖脸”了。
想起两年前,我还被朋友唤作“吃货”。如今每天的饭点大概是我最难熬的时间。吃来吃去就那几家店觉得腻得慌,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跳不出习惯的选择。尽管公司离家不远,但因为懒得做饭,每天匆匆地扒几口便当就算了事。在心里说了一千遍“明天开始自己做饭”,第二天还是继续着恶循环。
生活常常因为一个小举动开始摧枯拉朽地崩坏。当然,深陷其中时,我们看不到突破口。
国庆放假回家的时候,母亲看着我瘦削的样子,很是心疼,不断用手掌摩挲着我的后背,轻轻地叮嘱道,“一个人,也要吃好饭,别把肠胃搞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什么能比好好吃饭更重要呐。”
那几天,我跟着母亲到集市里买菜,五颜六色的蔬果映入眼帘,瞬间治愈了我灰暗的心情。也是在那段时间,我迟钝的味蕾慢慢地被唤醒。我开始明白,花钱吃的菜,和花时间烹饪的菜,真的完全不一样。
日本饮食生活作家平松洋子曾在书里写过一句话,每天的厨房里都藏着无数无法用“好吃”一语概括的味道,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不能再漫不经心。
假期结束后,我的生活焕然一新。
无论多忙,我决心每天腾出一段与美食单独相处的时间,以此来对抗日复一日的重复与乏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带着满心期待奔赴超市,挑选了精致漂亮的餐具,每天看着他们倒也赏心悦目。
买了好用环保的老板智能大吸力油烟机,我最喜欢的是里面有智能动态菜谱,做菜也变得更简单了,也更营养。这个官方说法好像是叫ROKI智能烹饪系统。
即使是一个人用餐,我也会在饭前把餐桌擦干净,摆上设计简单的花瓶,往里面插上一朵新鲜的玫瑰。
在清洗食材的时候,心情也仿佛被冲刷涤荡,变得舒畅爽快。
细致地切菜、做菜,专注的时候,躁动会从身体中蒸发消失。
用心咀嚼每一口饭菜,感受食物与味蕾的作用。
美学大师蒋勋说,“吃到饱”绝对不合乎生活美学,应该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致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饱”作为食物的唯一目的。匆匆忙忙吃一顿饭的你,不会去爱你的生活;可是如果这样去准备、去享用一顿饭,你会爱你的生活,因为你觉得你为生活花过时间、花过心血,你为它准备过。
因为做菜这件小事,每一个日子都变得井井有条,充满生活的审美与小情趣。每一道深情烹制的小菜,都是我们写给时光的情书。一个人生活,也要把日子过得精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