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25岁的爱因斯坦靠在专利局的工作维持生计,并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物理学。次年,他发表了6篇物理学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
1913年,24岁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罗素和剑桥,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独立研究,临走前,在罗素的恳求下,这位本科生写下了《逻辑学笔记》手稿,一份连罗素也无法读懂的哲学作品。
1924年,24岁的泡利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
1927年,24岁的冯·诺依曼在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当时量子力学的两种理论——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等价性。至1927年底,冯·诺依曼已经发表了12篇数学论文,在欧洲数学界引发轰动。
1931年,25岁的哥德尔发表论文《论〈数学原理〉及相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提出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1936年,24岁的阿兰·图灵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提出了“图灵机”模型。
1962年,24岁的高德纳开始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写作,4年后,他已完成了3000页的草稿。
1984年,25岁的沃尔夫勒姆开创了“细胞自动机”的研究领域,两年后,他创建“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四年后,他开发出了数学软件Mathematic。20岁时,他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博士学位。
1998年,25岁的拉里·佩奇和25岁的谢尔盖·布林创立google。
2004年,20岁的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
新近的,可以看看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评选出的35 Innovators Under 35(35位35岁以下的创新者),今年获选的最年轻的一位,是一位21岁的中国男孩。
25岁的人,有车有房、有妻(夫)有孩,很了不起吗?真的有比较的价值吗?真的有问“为什么”的价值吗?如果要比,为什么不去比我上头列举的,那些历史上的“25岁”?他们也是人,所谓天才,也不过是事后的定义。
25岁的爱因斯坦,不过是一个平头小老百姓;25岁的维特根斯坦虽然是富二代,但他完全视金钱如粪土;25岁的冯·诺依曼,违背父亲的意愿,放弃了当时最有“钱途”的化学工程专业,醉心于数学和物理的海洋。
他们之所以成为了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人,是因为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努力地、义无反顾地,尽力去把这个才能发挥至最大。
如果今天,一个25岁的年轻人,哭丧着脸,在我面前说他“一无所有”,我不会同情他,如果心情不好的话,我会一声不吭地转身离开。
因为,“一无所有”这个说法实在是错得离谱。你不过是钱袋瘪着,可你的脑袋难道也是空的吗?
你的大脑里装载的那些知识、经验、理论和方法,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即便这些真的不多,感谢上帝你不是文盲,你还可以阅读,还可以写作,可你却把它们闲置不用,让它们荒废长草,然后在众人面前哀叹“一无所有”,以获得一些廉价的安慰和同情,然后继续“一无所有”,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任何一个人,站在这个星球上,站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你的肉身、你的皮囊,可以用经度、纬度、高度和时间这四个维度来定位,但是还有一样东西,无法被这四个维度定位,这就是你的灵魂。
灵魂是你的“第五维度”,是可以在根本上定义你的东西,它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当然地,也独立于金钱、权力和地位。
今年下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开始不得不去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我发现,一个人的生命,真的只有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下,放在整个星球、放在整个历史中,才能真正去看清它的价值和使命。
看完《地心引力》,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不是那个活下来的桑德拉·布莱克的角色,而是死去的乔治·克鲁尼的角色。
我完全震惊于,在那样一种危险的情势下,他竟可以如何淡定如此平静地说话、聊天、开玩笑,最后,非常理性地,选择放弃自己最后一点求生的机会,挽救了自己的同伴。
当乔治·克鲁尼往宇宙深处漂移而去之时,他的经度和维度消失了,他的时间消失了,唯有剩下他的灵魂,自由地漂移着,带着一个无法被打破的纪录,直至永生。他这个消逝的身影,既是科学的,也是道德的,更是美的,但归根结底,是哲学的。
世事艰难,任何自怨自艾或者洋洋自得都是一种轻佻。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坐标负起责任,而不是左顾右盼、随波逐流。
如果你抱怨自己出生不佳以及资质平平,那么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努力赚钱,拼尽全力,为自己更为自己的家人,使之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如果恰巧你发现自己身上有那么一点天才,那么你还可以考虑,为这个世界贡献点什么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