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国学大师,也是幽默大师。
有个传闻,说当年启功先生因为身体欠安,闭门养病,奈何访客不断,不胜其烦,就以其一贯的幽默写了张字条贴在门上: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从此得了一个“大熊猫”的雅号。这件事很多人都信以为真。有一次启功先生郑重其事地请一位记者为他“辟谣”:“外面有人说,启功自称大熊猫,那都是别人误传……其实我写的是‘启功冬眠,谢绝参观。敲门推户,罚一元钱。’我还有自知之明,哪敢自称国宝呢?”
——虽是半个玩笑,从中也看得出大师的谦逊。
还有,据说央视《东方之子》要采访他,他推脱说,我不够档次,我顶多是东方之孙。
于丹也讲过,说启功先生看到有人假冒他的名义题字,表现相当超然,非但不生气,还呵呵一笑,称赞“他写得比我好”。
这就不单是幽默和谦虚了,这是一种境界,是把大师和常人区别开来的境界。
杨绛先生也有同样的境界。
她在散文《隐身衣》中说,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她也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不太好描述这种境界。我思量很久,觉得还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子讲的那个词最准确:守柔不争。
大师如何成为大师呢?首先就是“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把精力花在人事斗争上,才能沉下心修炼本事,也才有成为大师的可能。
当然,仅仅不争肯定不够,更重要的是“守柔”——柔韧地坚持。
现在中国人不喜欢“柔”这个词。因为“柔”常常连着“弱”,“弱”是我们非常忌讳的。但老子早说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就是说,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硬了;草木欣欣向荣时,是柔弱的,花残叶落时,就变枯硬了,所以,“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的东西往往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而坚硬的东西通常是死的。所以“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
这道理从物理的角度也能解释:刚性越大,物体的脆性就越大,抗打击的能力也就越低。世上最硬的东西——钻石,是一击既碎的,而柔软无骨的水,却能凭着韧劲滴水穿石。这叫至柔治刚。
世间万物,若想长久稳定地生长,大概都要有一个柔软的姿态,懂迂回、会避让、可收缩。如果太坚硬,就容易被折断。当然,柔软之外,还要坚持,要有韧性,是谓“守柔”。启功先生一生潜心修炼,在困境阴霾里,亦怀着达观平和之心做自己的学问,到晚年已是“国宝”,也一直坚持在废报纸上练习楷书,老人家九十岁的生日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字能写得好些”。
如果人能以一种柔软的姿态生存,以一种灵活的韧性成长,再加上“不争”的心态——不与人争,不与世争,不为外物争,平心静气地全力修炼自己的本事,天长日久,必得一身好武艺。
当年叶问一身绝世武功,也绝不愿与人争斗比武,开个武馆只为“全家人能吃口饭”,面对各派压迫一笑而过,还告诉徒弟“打不过就跑”,如是,方得远离俗世恩怨,专心研武,最终光大了咏春拳,为后世所敬仰——一个一生克己忍让不求闻达的人,反而成了一代武林宗师,这其中不是没有缘由的。
我们俗人,常常对外物过分计较,既不能沉下心来,柔韧地生长,又不能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既不柔,又要争,两条戒律都犯了,自然活得纷乱。
古训说:人生有欲,欲而不止则争,争则乱。
人有欲望,这是本性,而能不能把欲望控制在适当的程度,避免不必要的争斗,进而避免使人生进入纷乱的境地,这就要考验人的境界了。
再进一步,如果能做到把对外物的欲望转化,变成对内在修为的追求,变成自我成长的动力,不疾不徐,以柔软的韧性稳稳扎下根去,生命大概就能实现真正的蓬勃旺盛了。
真正达到“守柔不争”这种境界的人,想来不成大师,也能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