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自由,有人说世界有很多无奈。自由诚可贵,无奈确实多。我们该何去何从?
昨天,大家自觉或是被动期待了很久的《大鱼海棠》终于上映了。我今天来凑个热闹。
不要误会,我不是来剧透的,也不是来写影评的。我是来分享自己那高深莫测的智慧与思想的(想打我的,可以先取号排队)。
电影好坏不论,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认真完成的作品,从每一帧画面都可以看出来。从某个角度来说,文化作品认真就够了。就像我码字,每个字都要“拈断数茎须”,态度端正,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了。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我思考的不是电影好坏的问题,而是具有终极意义的深层次问题。
男主人公叫鲲,也是庄子《逍遥游》的主人公。
在《逍遥游》中,鲲从北海一路翱翔到南海,万里之遥,没有发动机,没有燃油,靠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庄子笔下,在鲲的身上寄托了一种和自然高度统一、没有任何束缚、不需要要任何依傍、自由、随心所欲的理想状态。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庄子觉得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无所畏惧,坦然而自在。
物我两忘,就是所谓的物化。“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是一种物化、忘我的境界。
如何才能无功、无名?放弃追逐名利的贪婪之心,不为世所用,就可以在“无何有之乡”逍遥快活了。
“无何有之乡”在哪里呢?在我们的心里。
这个世界我们可以到达吗?
鲲在南徙的过程中,受到了蜩、学鸠等的质疑和嘲讽。大家很可能会想起陈涉那句有名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然而,庄子和陈涉所追求的却不一样。
陈涉所追求的是一种野心和报复,庄子追求的却是一种无为与洒脱。两种不同的追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要到达内心的“无何有之乡”,就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所以,庄子的问题在于:追求内心感觉与客观世界的困扰之间的矛盾。
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内心,而置外界一切于不顾吗?
其实这个问题,《大鱼海棠》给出了其中的一种答案。
椿为了让鲲得以重生,不畏千难万险,哪怕受到严厉的惩罚,哪怕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都义无反顾。让鲲重生,就是椿最真实、最渴望的内心。
湫的内心世界则是“最害怕自己爱的人受苦”。所以,他明明知道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他却依然愿意与之同行。
但这是其中一种答案。
毕竟,我们在追求真正的内心、随心所欲的路上,所受到的不仅仅是质疑和嘲笑,还有很多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的代价。
在今天早上,我的朋友圈被一条“逃离北上广”的微信刷爆了。
先不管这事儿真假、靠谱与否。如果一切都是真的,你可以在上班的路上转身去机场吗?公司开除你怎么办?
说走就走的旅行,固然是洒脱,但是温饱问题如何解决?朋友、家人的期许怎么办?
网络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不要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这可能很多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不上班之后呢?
左手是内心的真性情,右手是客观的无奈。我已经人格分裂,想不明白了。大家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