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怎么来说X的故事。2014年元旦前的某个下午,她仿佛如释重负地和我讲起了一个故事,听后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往往安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那就是讲一个你比他更悲惨的故事。
X是个90后的姑娘。还在念大学。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偏僻得到了现今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那里的人们仍然存在着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这让作为家里第二个女儿的她受尽了折磨,好像她就像太宰治那句话说的“生而为人,对不起”,生为女孩,就好像亏欠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因为长辈的重男轻女思想,妈妈作为外姓人没能为这家庭带来一个男丁,好像也有着很大的罪过,那种罪过转化成了对女儿厌恶的情绪。
有人说她经历了多少苦难,可不曾想,其实和她有着相似年纪的女孩,从生下来就在经历苦难。
父母外出打工,她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等待着她的便是奶奶无尽的折磨,动不动就打得女孩哭得撕心裂肺,甚至还捆起来抽打。老辈人顽固的思想,折换在她身上的便是皮肉之苦。
爷爷去世之后,她又被送到了外公外婆家。走到哪里,她都像是拖油瓶似的,尝尽了各种人情冷暖,更何况这所有的冷暖都来自自己的血脉亲人。痛苦加身,女孩便有了逃离的情绪,逃离这个像魔窟一样的家庭。
生活的美好或不美好对她来说都太苍白,有的只是绝望。
小学的时候,她的亲姐姐心情不好,便开始打她,打得不称意,果断拿起了文具盒里的铅笔扎进了她的脚里,铅笔芯断在了里面,鲜血直流。由于笔芯在里面断掉,没有清理干净,翻起来的皮肉久久不能愈合。
她笑着说:很可笑的是,在我后面,我们家里仍然没有一个男孩。
二
中学开始,能住校X都选择住校。哪怕是暂时的逃离,对她来说都是幸福的,亲人于她都已经失去了幸福感,她对于故乡也没有丝毫眷念。
高中三年,虽说住校,却总还是要有个归处。放假之后你得有地方去。前面的一年半,她在姨妈家,被姨妈嫌弃多余。为了继续生活下去,她没把那些话告诉远在他乡的父母,所有的苦水都独自吞下。
后面的一年半,她又住进了姑姑家,姑姑从来不和她说话。只有姑父,让她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温暖。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姑父都非常照顾她。某次姑父醉酒,当着姑姑面说一直把她当女儿看待,姑姑当即就发起火来,骂他在说什么混账话!她在一旁听着,知道那所有的话既是说给姑父听的,也是说给她听的。
那段时间她特别消沉,却也一直在刻苦读书,仿佛拼命学习就能发泄掉所有情绪。后来有一次,所有积压的情绪终于爆发,她离家出走,没有去上学了。姑父到处找她,好像他才是她的爸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关心她的人。找到她之后,姑父打了她一巴掌。年少的她被姑父带着回家,一路上她只是哭。
高考如期举行,她也照旧去考试。可在她心里,早已经觉得,高中念完要去打工。但她不知道,既然已经决定好了要去打工,为什么还要去参加那场可有可无的考试。其实在她的心底,多多少少还是喜欢校园里学习的氛围。但现实告诉她,她得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再也不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高考完之后她便消失了。姑父依然到处找她,却找不到。非常生气的姑父终于找到了她的准考证,帮她填报了大学志愿。他一手把她送进了大学。他说,你以为你这样就能改变现在的状况吗?你能逃到哪里去呢?你打工不过是走了你父母的老路,贫穷、低头做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你的命运。
三
年少的X那时候并没有真切地理解姑父说的那些话。
也庆幸她遇到了人生中的天使,姑父在她沉沦和迷途时,给她指引了方向。我们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谁也不知道哪个人会是你的天使,当你心里面有若有似无的想法,那个能够在你背后把你向前推一把的人,就是你的天使。天使不能把你带向天堂,路始终还在你的身后。
X念了经济学专业,却有着对文学的爱好。进入大学之后,她把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打工挣钱和写话剧。大学同学和校园生活改变了她很多。回想起来,她对姑父有着无限的感激。
X说,直接的暴力或者冷暴力,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太大的影响,所以我一直都对周围的人很敏感。我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好,但我却很难相信爱。
我告诉她一个故事,说我有要好的朋友,也是个姑娘,她的QQ签名长期都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她爸爸脑子有些迟钝,妈妈早年便已经离开,她一个姑娘要读书,要照顾爸爸的生活,还要时时提防着爸爸出去之后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买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回来。生活的重担压在她身上也不轻松,可她依然笑着在面对。
X笑着说,或许那些苦难的经历会是人很好的成长背景吧。
她说,其实她心里已经少了很多对过去的恨意。她说起巴顿将军说过一句话: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她说从来没体验过跌倒的感觉,从一开始便处在低谷,就像是站在一张弹簧床上,有一种力量无限制地把你往下压,压到最后那根弹簧只要没断掉,你会发现所有的苦难不过是你往更高地方飞跃的巨大能量。
说完,她拿出手机,给我看了给她姑父写的信。她说元旦要到了,自己和朋友在一起迎接了两三个新年了,一直以为是新的起点,其实发现所有的起点都是那些苦难的过去。
“今年下学期,我没有刻意地去兼职,我不愿日子总是穿梭在人流和公交车上飞驰而过,我更愿意从容不迫地,慢一点,更慢一点去生活。可能走出去体会和领悟会更多一些,可我更想沉淀下来,去整理整理这二十一年的感情和思绪,去规划未来的走向。”她信里有很多的情绪,也有很多对生活的原谅,她说:“一直刻意地回避过去的一切,不肯面对,不愿提起,前几日在校园同好友一起散步念诗,才惊觉我竟在亲友的照料下突然长大了。”本想吐槽她很文艺,却不愿打破她的情绪。
她却说,有没有《傅雷家书》的感觉。
我想,她愿意慢下来生活,慢下来规划未来就是最好的。换作平日,她这样一个90后姑娘,走在校园里,你不会觉察到她和其他人有何不同,可她的心底却比同龄人经历更多。原谅过去,生活才能继续上路。
四
少年时,我也曾经历过贫穷或者苦难,虽与她的经历不同,却能够感同身受。她和我一样,大概每个经历过贫穷苦难或者自卑敏感与情绪万千的人,都幻想过文学能够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哪怕只是处在自我观念世界里,但那个观念能够引领着你大步前进。X说,她虽然学的是经济方面的,却想以后做和话剧有关的工作,她现在在写话剧,希望有一天能带着自己的剧本和演员团队,向更多的人讲述她内心深处的故事。
苦难曾经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甚至如今都没有亲情之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苦难曾让她选择逃避,觉得打工挣钱,有了金钱就能让自己生活和人格独立;苦难曾让她以为逃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才能好好地重新上路,可她终于还是明白,出口就在自己的心里。不管生活对你如何刁难,你只要顽强地去回应,原谅那些苦痛,把它们当作成长的养料,你才能真正地恣意生长。
这个世界也许充满了不如意,但开心与不开心,希望与绝望的那个阀门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满怀深情地拥抱它,它才能给你一个充满微笑的回答。
正如延参法师说的:生活是个奇怪的东西,每个人都在经历,但却很难读得懂,生活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以需要我们在各种矛盾中协调,甚至能够越过障碍,看到更远、更宽的未来,创造好自己柔和的生存氛围,用温和、豁达去了解人生、解读生活,需要几分谦卑,需要几分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