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除去虚名和成就还剩下什么

《向死而生》是让我们不再忌讳谈论死

我觉得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亡了,很少有人真正敢于面对。《向死而生》就是让我们不再忌讳“死”这个字,让死亡成为一个温和的朋友,每天提醒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死”这个字眼是很严重的,我有一个作家朋友本来想用这个做他的书名,但是他跟我说,后来书商不同意,因为太不吉利了,人们不愿意买。

人生之所以有他的顾虑就是人都会死,“向死而生”这四个字有几个意义。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会死,可能把时间浪费,也可能没有照顾自己的健康身体,更可能没有了解身体非常重要。我们可能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天过着日子,并没有想过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人生中最特殊的是什么,我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也可能每个人工作忙事业忙,在一个经济腾飞的国家里面最多的是机会,反而忘记了其实人之将死,没有人会悔恨自己事业做得不够大,只有人后悔自己没有抓住时间在亲情和爱上面。

很多中国人,过世的时候连遗嘱都没有立,因为家里面忌讳这个,写了遗嘱好像要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一种迷信。立遗嘱难道生命真的会短?买了一本书上面有死,难道就会因此丧生吗?肯定不是这样。我们吃饭喝茶,吃喝拉撒睡都没有去忌讳,怎么忌讳谈死?

自拍为了给家人看,也是一种好的暗示

当病魔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是渺小感而不是脆弱感。刚开始是很脆弱的,但是因为人的学习和成长,就应该看到那些看不到的事情。如果能够有这么一次恶梦、一段失去健康的经验,有一次顿悟,就会明白以后的人生要重视哪些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对肿瘤的认识还是非常错误的,有人认为得了癌症就一定会死,就算有的能治愈,四期的癌症还是不能治愈,其实并不是如此,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另外很多人觉得化疗需要掉头发,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也有人说你这个治疗一定特别贵,有钱的人才能做,也不见得是这样。对于癌症,做一些功课,了解一下病情,有针对性地治疗选择,挑个好医生接受治疗,主要还是以西医为主,这是我自己的分享,医学方面的因素。

第二方面的因素,自己正向思考。我在书里有分享说,以前有一个医师,他在打仗的时候帮人开刀,没有麻醉药,他就拿盐水来取代,但是他告诉那些人这是麻醉剂,结果居然有很多人就感觉不到那么疼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心理暗示是很强大的;甚至当一个人肚子被划开的时候,他认为那个盐水有麻醉效应,他也就不那么痛了,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在医学界叫做安慰剂现象。其实我认为这不是一种迷信,也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作用,更多是告诉我,我们的意识是可以帮助治病的。现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用它,但我们应该多讲正面的话,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幽默感,这样的话我相信对自己病的康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凌志军曾经在他的《重生手记》里面说,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三分之一的病人是被过度医疗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真正病死的。这里提出这一点,别自己把自己吓死,而应该经过正向思维,经过心理暗示,增加自己复愈的可能性。

人生其实是平衡三件事情,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亲人和家人,还有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或者社会责任感或者慈善的心态。这三者,年轻的时候把事业当做第一位是完全OK的。很多人认为事业和健康是矛盾的,或者认为健康和事业是二选一的,我这本书里面描述的不是该怎么去做,而是这两者并不矛盾。如果我们在健康的各个部分,比如饮食、运动、睡眠上面稍微做得好一点,一天可能最多一个小时的差别,如果你是勤奋的人,一天想工作十二十三个小时,也不会有什么灾难性的影响,反而因为你健康好,睡眠更足,说不定更有精神,想出一些本来想不出的事情。所以我会鼓励大家追求事业是OK的,只是说在你的健康上面要让自己(舒适)。另外一个,纯粹只有事业什么都没有的,还想以后年纪大了再来病吗?可能也来不及,至少在适当的年纪要考虑一下;你除了拼命做事情之外,对社会的贡献,这些也要开始思考,当然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自己可以定义的,我希望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存在有没有让世界变得很好,我有没有比以前成长更多,我希望这两个作为建议。当然每个人可能都会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但是这两个是我个人非常认可的。很多人对于成功,以名利或者成就来看待,那是比较肤浅虚荣的。离开了人世以后利是带不走的,名也留不下,人死留名的概念只有当你是皇帝、孔子的时候有一些意义,对我们凡夫俗子来说,其实五十年以后谁都记不得你。所以还不如当时体验,这是一种智慧、成长、感悟。

以前会在乎很多,说难听点是重视虚名

《向死而生》这本书是我的作品,它是全部由我口述,由一些编辑做了整理沟通。纪录片也是我的阐述,但是我说了十个小时,高晓松选了二十二分钟,所以应该是两个人的合作。每一句话都来自我的真心,但是采取哪些部分放弃哪些部分,这是他作为导演的权利。在二十分钟的纪录片里面,不可能把这本接近三百页的书完整呈现出来,他选择呈现这些在短短二十分钟之内可以得到共鸣的一些点。他跟我说,你是在生很多小鱼,我是打网捞鱼,我捞鱼做出好吃的菜,但是不能说它反映了每条小鱼本身的味道。

经历了这次挫折,我的生活改变很多,陪家人的时间增加了,而且是更用心去陪,而不是坐在旁边刷手机这样地陪。我会更关注我的每个家人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希望给他们一些惊喜,跟他们有一些更深的心理方面的接触,希望他们认为我是更体贴更用心更在乎。在公司方面可能更放权一些,一方面自己投入的时间也减少,大家在这方面也有默契。

有些事情以前会很在乎,尤其是跟名有关的,说的好听一点是爱惜名誉,说难听点就是重视虚名。甚至直到生病的时候,我在网上的阐述还是四平八稳,在癌症面前还是非常低调地来阐述这个过程,虽然心里有更多的煎熬。我希望在《向死而生》这本书里,能够把整个煎熬、悲伤、痛苦、忏悔的过程没有保留地阐述出来,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不同层面的李开复。

我有两个朋友最近过世了,其中之一抱着舍不得、恐惧、无助的心理,很紧张地过了最后的两个月。另外一位更多地分享人生,每次见到她都是非常乐观,谈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会给我们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她吃完以后可能会拉肚子不舒服,但是还是会去享受一些她最爱的事情,把朋友邀来家中长谈。长谈的时候说到自己死了以后,将要埋在哪里,你要常来看我;我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希望你对他表示关怀,他没有我那么强大,他很脆弱,甚至会抑郁,希望你好好照顾他。

这两者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其实应该更多地去学习,至少做到在我的书中提到的,假如人生只有一百天,我们希望跟最亲最爱的人度过难忘的时光。也许我行动不方便的时候用口语沟通,但我希望跟我的朋友去吃我喜欢吃的东西,听我们最喜欢听的音乐,看我们最喜欢看的电影。如果能旅游的话,到我们喜欢的地方,不能旅游就在书本、电视上去看这些东西。我觉得既然时间有限,更要珍惜地去用它,也希望他们离开世界的时候,这个美好的时光还会留在他的脑海里。我会尽快把事业、工作交代了,把时间花在这样一个让人能够美丽的时光里,把更主要的时间花在跟我最亲的人身上,跟他们度过最后一刻。

其实人生就几百个月,那么在这几百个月里面,假如我很健康的话,一年见到我女儿一两周,加起来时间并不多。我们总告诉自己,还年轻,来日方长,时间还很多。其实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些事情为什么最后一百天才做?为什么不早一点开始做?为什么不让每一天都是特殊的一天?

  • 标签:
  • 本文由 清晨 发表于:2024-10-26 07:3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