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别人眼里,他是大神级别的存在。
颜值高,能力强,什么事都能做出惊艳的效果,完美得简直像处女座。
他考名校,搞科研,发SSCI,一路遥遥领先,被身边的同龄人深深羡慕着。
一次喝茶,他对我说,他很迷茫。
为什么而迷茫?
以他的模式发展下去,以后要么进研究所,要么在高校任教。而两条路,都不是他真正向往的。
他说:我一路走过来,想的都是怎么比别人更好。到了如今,我发现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一直努力比身边的人更优秀,可是猛然一抬头,发现其实我对我所在的领域,根本谈不上喜欢啊。
他确实是一个竞争心很强的人,他曾对我说:我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厉害,但如果那个人就在我身边,我就会很不舒服,一定要超过他才行。
一直以来,他以“我要比别人更好”作为目标,一路快马加鞭,靠超过别人来获得优越感。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他走的路,或许是别人艳羡的,但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我为他叹息:喂,你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2
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一个人的日子里,她健身、看书、学吉他、学日语、学化妆搭配,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有女人味。我以为她很豁达,直到有一天,她问我:你觉得让前任后悔的方法是什么?
我一时答不上话来,她若有所思地喃喃道:我认为答案是过得比他好,你说呢?
我这才了然,她努力提升自己,是为了有一天,重逢于街角的咖啡店,能让他又惊又悔。
她每日在微博上晒着小确幸,朋友留言说,你快把日子过成诗啦。只是那个她努力想引起注意的人啊,一直无动于衷。
她收到前任结婚的请柬,没去,在家里大哭了一场。
她终于不甘心地承认:都说分手后要让自己活得漂亮,可是你活得有多漂亮,已经不爱你的人,都不会在意的。
又过了一年,我再见到她,她还是活得精彩。
这一回,她坦然地说,她要变得更好,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
3
他出身医生世家,本硕连读,后来回了家乡工作,买了房也买了车。
在街坊四邻的眼里,他是“别人家的小孩”,听爸妈的话,在父母见得到的地方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
别人说他温润如玉,他却自嘲,性子软弱,不爱反抗的。
他自小喜欢的,其实是画漫画。那时候有一个笔友,他给笔友寄的信里,每次都会附上他的漫画作品。可是做医生的爸妈觉得他那是不务正业,唯有当医生才能更好地利用家里的资源。他很听话,乖乖地选了理科,念了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省城进父母安排的医院工作。
现在,他的父母对他唯一的念叨就是,早点娶媳妇。
可是,他做不到啊。
他是个同志,父母却盼着为他张罗一场喜宴。
因为这件事,他一直很内疚,觉得不能满足二老的期待,实在是对不住他们。
他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里,到头来却发现,别人的期待是不会有尽头的。
《无声告白》里,莉迪亚的父母盲目地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放在女儿身上,女儿莉迪亚盲目地想让父母开心,于是一味地承受和伪装,最终,这个过度承载了父母期望的女孩,走向了不归路。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沉重而严肃:“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4
真怀念小时候,我们摘下花把指甲染红,就能美上一个下午;逗一只大狗,就能玩上一个钟头;简简单单一个跳皮筋的游戏,就能流行上一整个学期。
那时候,我们多么擅长自娱自乐,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
现在啊,我们当中,有的人是为了别人羡慕的眼神而活,有的人是为了让别人后悔而活,有的人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
别人的眼光会变,所以活给别人看的人,往往身不由己。
总是为别人而活,太累。真想学一学怎么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