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方未必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谁又能说眼前的柴米油盐不是诗呢?
大学有个同学,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外出打工,全家人都为了他能好好读书用尽心力。
大二的时候谈了个女朋友,于是各种花钱。不顾自己的经济水平,买衣服、请吃饭,甚至连女朋友的发小来旅游都要打肿脸充胖子,食宿全包。
最夸张的一次,他一个月花光了自己一年的生活费,落得四处借钱为生。
我说:兄弟悠着点,谈个恋爱不至于。
他却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有诗和远方懂不懂?
我还真有些不懂了,我只知道这是不顾父母的苟且,还沉迷于诗和远方。
很快,他充满“诗和远方”的生活便无以为继,女朋友也把他甩了,借的钱还不上,生活一片愁云惨淡。
后来他的日日为了还债而奔波,过年连家也不敢回,带着一张苦瓜脸,连笑都笑不出来。
试问,这样的生活哪里有乐趣?这样的“远方”哪里有诗?怕是连苟且也谈不上吧。
人一旦迷失了自己,罔顾苟且只想诗和远方,落得的只会是比苟且更坏的结局,乐趣也全然丧失了。
2
大学的室友老七是我们哥几个里面条件最不好的,我们好歹也会出去吃喝玩乐,他连去饭堂都舍不得吃好的。
顶了天也就是一个月花上两三百,两三百块一个月在当今这个社会过得有多艰苦,想想都觉得害怕。
他总是不好意思蹭我们的,所以我们出去嗨皮的时候,他整天缺席。
我曾经问他,你一个人在宿舍不闷吗?
他说,不闷,然后掏出他几百块钱买的山寨手机,打开相册给我看他刚在学校里散步时拍下的盛开的樱花,美!
掂着他的大水壶在校园里瞎溜达正是老七生活里一大乐趣,每当看到好风景,都会用他像素低得没法看的手机,庄重地拍下,然后给我们分享。
有一次他坐火车从老家过来,火车站到学校足足20公里他是走着回来的。我们都以为他疯了,他却乐呵呵地和我们说路上风景和车水马龙的感觉特别不错。
老七说,我虽然穷,穷人穷开心。不能人穷连快乐也不要了吧?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里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就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人的生活虽然苟且,心灵却有诗和远方。老七就是这样的人。
在苟且的生活里,只要能找到乐趣的真味,诗和远方其实就在眼前。
3
几个月前,小轩意气风发地对我说她要去北京做新媒体的时候,我惊呆了。
我说:在广州,你可以轻松找到一份舒服的工作。北京的竞争那么激烈,你又不熟悉这些,何必给自己挖坑呢?
她踌躇满志:不是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么?”北京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不想在广州苟且。
话都这样说了,我只能祝福她如愿看到远方的田野。
小轩刚到北京的时候,天天发布励志状态,大有“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气势,可是很快就没声音了。
年前,她辞去北京的工作灰溜溜地回来了。我问她,看到了诗和远方吗?
她说:北京雾霾太厉害了,没去几天就呼吸道感染,工资也不高,房租水电一扣就不剩多少了,吃饭还得一块钱掰成两块花,周末都不敢出去溜达就怕烧钱。简直比眼前还要苟且。
我说:你不是很向往这个工作么?条件辛苦应该也值得忍耐啊。
她说:去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合适这样的工作,每天郁闷得要死,把一切想得太美好。
现在,小轩在一家合资企业做客户经理,工作得心应手,收入也不错。
周末各种野炊、远足、徒步、聚会,生活多姿多彩,就连下厨做饭发的朋友圈也是诗意盎然。
做饭与作诗,衣食与诗酒,终归她是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诗和远方。
我问她,现在是不是比在北京那会儿快活多了?她回了我一个笑嫣如花。
远方未必能看到田野,但是人只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发现生活的乐趣,谁又能说眼前的柴米油盐不是诗呢?
4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写到: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虽穷,却能在自己的生活里“诗意地栖居”。有书、有歌、有风景,门庭虽寂寥,人却不寂寞。月洒院墙、风摇影动,生活看似苟且,却满是诗。
很多人只知道高晓松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其实后续是这样的:
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高晓松的话在我理解,生活如果无法走到远方的话,读诗就是人生的乐趣,有乐趣便是远方。
乐趣才是人生真正的远方。
其实,你总以为自己在眼前的苟且里挣扎,假如暂时没法走到远方,那就去发现生活里乐趣,属于你的诗和远方正在等你。
找到自己现实的位置,解放出一个自由的心灵。有乐趣的人不会担心生活的苟且,因为他们知道诗和远方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