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几乎每一个群里都有他,时不时聊天总会见他冒泡,但是他文章更新速度奇快,让我们都很惊讶。
我私下里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聊天不见你少聊,文章更不见你少写。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那么多?
他说:聊天这种事儿就是一个心情,你以为我总在聊,其实聊天记录里,我就说了那么一两句话。有空的时候看看微信,假如刚好聊到我能插嘴的话题,就聊几句,也花不了几分钟。想聊就聊几句,不想聊就关掉微信。真的不是我时间很多,而是你们花在聊天的时间上太多了。
拉布吕耶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总是首先抱怨没有时间,因为他把时间都耗费在穿、吃、睡和聊天上,去考虑该做什么,而只是什么也不去做。
你要是花费那么多时间关心别人的八卦,还怎么挤出时间去关注自己的事业。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八卦心爆棚的人,刚加入某个圈子的时候,进了好些个群聊,看到群友大多都是自己久仰大名的人物兴奋,得不能自己。
每天都沉溺在群聊里,有时候实在是太忙,忙完回头还要花好一段时间一条一条翻看聊天记录,生怕错过一点秘闻、一点八卦。等我看完这些记录,发现后面已经聊了几百条信息,又在为跟不上聊天的节奏暗自懊恼。
经常地,一看表,发现正经事儿还只是开了个头就这样过了一两个小时。事情没做成,聊天也没聊好,可谓事业与精神的双重打击。结果就是人因此也更加烦躁了,效率十分低下,久而久之发觉自己有些社交疲劳了。
其实,回想许多聊天的内容都是些没有营养的事情:生活里的柴米油盐、谁又和谁撕逼了、吹牛灌水……这些聊天与我有关吗?对我有意义吗?思考了半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最终,我把这些群聊全都屏蔽了,每天不知道节约了多少时间。
说实话,不是我不愿意聊天,但是没有营养的聊天最好是打发时间而不是浪费时间。
之前拉了个二十来人的小群,方便关系交好的朋友们沟通交流。一开始群聊的气氛非常热烈,一个小时一两千条未读留言轻轻松松。没过几天,有的朋友渐渐就开始退群了。
我生怕因为我拉群的行为让他们不高兴了,于是厚着脸皮去询问了一下。
答案基本都是这样的:
——我是个自制力很差的人,虽然聊天很开心,但是聊起来我就收不住自己,每天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反而耽误自己。
——最近啥事都没干,光顾着聊天了,人挺烦躁的,与其每天微信不停地提示,我把所有群都退了,静心做事。
……
我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我很喜欢聊天,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是因小失大何其不值。
不过对于群聊,我依然觉得是必要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做事情,不认识点人很难,人际交往就成了我们生存的一种需要。然而,这也导致我们不自觉地把一些利益嫁接到了朋友交往的感情基础上。
于是,我们经常会关注自己有多少个微信好友,有多少个微信群聊。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其中的人际关系甚至会过分地依赖这些关系。
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生怕自己在几十上百的圈内人中被遗忘。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在各种群聊里保持活跃,努力做一个能“刷脸”的社交达人,反而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其实,这样的聊天已经不再是一种纯洁的情感沟通,心灵分享,更不是友谊的升华。假如这样的交往超出了你能承受的极限,就成了社交疲劳。
什么是社交疲劳,就是一个人因为过度热衷与人际交往,反而会导致自己的焦虑,想要逃避,想要独处。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只能让你愈加疲惫。
所以,你更加需要理性地看待社交的关系。别人为什么会记住你?要么因为你是朋友,要么因为你是一个很厉害、有价值的人。这跟你在不在群聊没有任何关系。
假如你仅仅展现出一个“群聊话痨”的形象,本身又不具备别人与你交往的价值。那么这张脸刷了也就刷了,别人未必那么在乎你。
与其如此,不如静下心来充实自己,别人想要你交往的概率反而大些。
我相信其实你已经发现了,一群人聊天,常常是所有人都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本无心倾听,然后聊着聊着就变成了一群人的自说自话,最后陷入了冷场,尤其是当遇上价值观冲突时更是无所适从。
这样的聊天究竟价值几何?在无聊的时候、想要放松的时候,未尝不是一种消遣的好方法,但是八卦、消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们还这么年轻,远远没到退休需要用八卦杀死时间的年龄。你是宁愿疲于社交地硬撑,还愿意精神焕发地静心做事?
聊天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假如你觉得没有营养的聊天成为了你的负担,那么屏蔽群聊甚至退出群聊也无妨。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人要学会习惯沉默,心灵要逐渐冷却安静,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会认真的听别人在讲些什么,或者写东西的时候,听自己内心世界在激荡些什么。
社交疲劳了吗?那就偶尔做个和群聊的喧嚣格格不入的人吧,我相信这样的独处并不是孤单,而是一种成长。